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近日,丁香园发文《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引起舆情海啸。舆情纷杂之下,有些概念却在人声鼎沸中被模糊。哪些概念不能混淆?又该如何引导公众理性、冷静参与讨论?
保健食品具有明确的法律定位,保健食品的监管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产品属性为食品。“保健品”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一般是对人体有保健功效产品的泛称,诸多媒体报道中涉及的保健品,实为内衣、床垫、器械、理疗仪、饮水机等,而非食品或保健食品。
《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特殊食品”是指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新京报记者针对权健事件对话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12月26日,
宣传报道和监管执法过程中,首先应依法辨别产品属性,清晰界定产品是食品还是用品,是保健食品、普通食品还是有毒有害食品,报道、文件和文书中应根据产品的实际属性,依法规范表述产品名称,不能一概笼统表述为“保健品”,造成事实不清、监管错位和信息误导。
10月9日,全国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问答》,从基本常识、生产经营许可、标签标识、特殊食品、进口食品、虚假宣传、欺诈销售及广告审查与监管、非法添加及检测等方面,对整治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等进行了系统梳理。
原标题:保健品≠保健食品,概念不要混淆,不要轻易蹭热点,需要客观观察,独立思考
权健虽然是一家保健食品公司,但经营范围不仅仅是保健食品,还有普通食品等,而且旗下有一家肿瘤医院,还提供医疗服务等。在这件事情上,权健是否涉及违法行为,需要有关部门去调查并解释。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刘学聪:其实,一直以来,消费者对整个保健食品行业的印象就不太好,这篇文章将大家对保健食品不太积极的声音都激发出来了,产生了共鸣。而实际上,这个事件中的孩子使用的三款产品都不属于保健食品。根据丁香医生的文章,这个孩子使用的是一款紫草体用精油、一款粉末状固体饮料、一袋没有配方说明的中药制剂。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