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歌会客厅”塑造黎里文化新地标?苏州市作家协会

荆歌介绍,以黎里为生活背景创作的《黎里笔记》已开始动笔,他说,“作为一名文化晚辈,重新体验古镇的文化魅力,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传递古镇的文化、烟火味和温度,分享东方小镇特有的美。”据了解,《黎里笔记》明年起将在《苏州杂志》连载。

“再抹上桐油在太阳下曝晒,且来年再遇梅雨也不怕木窗发霉。”荆歌说,这样既让木窗见新,还是生活,最主要的与自己的审美没有距离,

2021年9月29日,吴江黎里古镇又多了一处文化地标,“荆歌会客厅”正式开门迎客。原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苏州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王尧,苏州市文联副主席小海,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朱文颖,《苏州杂志》执行主编朱红梅,《湖海边》执行主编汤海山,作家薛亦然专程到场祝贺。王尧表示,“荆歌会客厅”不仅承载了作家荆歌对故土的深厚感情,更是当代作家思考怎么为这个时代留下历史,把文化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古镇增添新文化元素的一次实践。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匆匆而行的游客,远远没有认识到到江南古镇的美。荆歌表示,他将在“荆歌会客厅”开门迎客,开展各种“文化雅集“。他说,不少作家朋友得知他落脚黎里,都非常高兴,贾平凹欣然为会客厅题词。莫言、格非等一大批作家已给他寄来了自己的签名作品。他指着墙上的一排书柜说,这里以后将摆满中国当代作家的签名作品。

“无论读书,镇上每家每户都会把花窗卸下来,非常吻合。荆歌从小在吴江芦墟镇长大,在这里能听得到古镇跳动着的脉搏,对江南古镇有抹不去的记忆。晾干,因为这里安静、沉稳,“到了夏天,选择黎里建“荆歌会客厅”,在河边洗涮干净,可以与历史共振。写文,又满屋桐油香。

黎里曾是南社的发起之地。当年的柳亚子先生在此创办南社,撑起了当时中国文化的半壁江山。古镇在城市与乡村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江南人才和文化的输出地。作为一名60后中国当代实力作家,荆歌认为有责任弘扬江南古镇特有的文化,让人们重新认识,与传统续上。“不仅为了黎里,更为了江南文化。“

荆歌1960年春生于古城苏州。20世纪9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枪毙》、《鸟巢》、《爱你有多深》和小说集《八月之旅》、《牙齿的尊严》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