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长江接纳废水量常年位居七大流域首位2023年3月12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主任孙伟善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从国际经验来看,化工企业多建在江河湖海附近,中国也不例外。因拥有优质港口和腹地滩涂资源优势,四川、重庆、湖北、江苏甚至上海,都毫不犹豫把重化工当成其发展支柱;一些以重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央企“巨无霸”,更成为地方政府争夺的主要对象。

“澡江河一路向下流到长江。长江水量大,脏水很快冲没了,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吴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抱怨。但是,居住在化工区周围的人们,生活却因此改变。

5月19日傍晚,居住在江苏省常州市春江镇新华村的吴常德和往常一样,下班后看了看天色,打开了卧室一角的窗户。1小时后,吴将窗户关严,直至次日傍晚。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31日 15:24进入三农论坛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环保部去年12月11日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国总投资近10152亿元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包括三峡库区、南水北调输水干渠沿线在内的江河水域和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其中45%为重大风险源”。

身患各种癌症的人数高达近200人,数据显示,2004~2008年间,死亡率超过历史上的血吸虫病。常州市新华村这个人口6000多人的村子,

本世纪初,中国重化工业进入爆炸增长期,企业数量以每年近20%的水平蔓延。

数以千亿级的资本,纷纷注入中国的电解铝、石油、化学等重化产业中;而自西向东流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则提供了其最为理想的栖身之所。

2004年,常州市迎来了化工产业发展高潮。化工企业纷纷入驻的同时,当地身患癌症的人口数量也在不断攀升。

吴常德3年前曾经去附近的圩塘集镇区,其景象令吴常德至今震撼不已:澡江河污染严重,水体随着沿岸化工企业种类的不同,分段呈现出绿、紫、黑等多种颜色。

这仅是冰山一角。据统计,我国长江沿岸约有40余万家化工企业;此外还分布着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上海、南京、仪征等石油化工基地。化工产业对于长江岸线的侵占,在下游尤其明显。仅南京到上海的短短距离,长江沿岸就摆放着8个大型临港化工区;而在江苏省境内,往往走不了几十公里,便会发现几个化工园区;江苏省苏州一市,下属各区更是建起9家大型化工园区,每个园区内又有大大小小数十家化工企业

常州新北区,只是江苏乃至长江流域的一个缩影。对于化工企业的痴迷,使得这里陷入开发-污染-再开发-再污染的恶性循环,积重难返。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吴常德每天要闻到的“怪味”,便来自不远处的沿江化工区。上世纪90年代,新北区下属部分乡镇开始引进化工企业。春江镇就开始经常弥漫着说不清的“恶臭”。2003年,春江镇又被定为江边化工区,短短数年间,这里成为水污染与空气污染的重灾区。

“早晨气味最大,酸不溜秋的,闻后很不舒服,我宁愿闻汽车尾气。”吴常德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不过,他这个维持了五六年的无奈之举,终于看到了“改变的希望”。

在追求GDP政绩、大上化工风气催动下,环境门槛和监管被一再降低,沿江而建的大批化工园区,正以一种公开的方式威胁着长江水环境。

5月18日,《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下称《规划》)获得国务院会议通过。吴常德们所苦盼的“全面提升流域及近岸海域水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水平,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等内容已经列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