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蒙台梭利教育不是一屋子的教具,更不是一群摆弄教具的孩子和老师,它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涵盖了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五大领域。
这也正是蒙台梭利博士一直以来的观点:婴幼儿拥有天赋的“吸收性心智”,他们天生就喜欢学习。
坐在旁边观察的老师,记录下了这一状况,打算下次和米娜一对一讲解这个问题。
作为指导者,他们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才能引领孩子打开一扇扇科学的大门;他们需要有足够的爱心和奉献的决心,才能全身心的投入……
正如您看到的,蒙台梭利所创立的以儿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方法,历经百年发展,早已被推崇为世界成功人士的摇篮。
然而,「蒙台梭利」进入中国几十年,也不乏有家长对蒙台梭利产生了一些误读。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名人,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戴安娜王妃、马友友、《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都是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追随者。
不熟悉蒙台梭利教育的家长,经常会有这种误读:蒙台梭利幼儿园,就是不说话、玩玩具吗?
这些特质让这种教育法开始在全球广泛传播,成为了迄今为止唯一一种百年验证的教育方法,并被世界各地的幼教专家和儿童脑科学研究权威们证实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如今蒙台梭利教育法已经被验证为,蒙台梭利的老师需要对孩子的情况如数家珍,但儿童发展规律不变。经过一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是适应未来世界个性化教育的最佳教育模式之一。作为观察者,让孩子具有社会性并且充满激情。时代在变,才能将合适的、有挑战性的工作介绍给他们;这一教育法的根本所在就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力以及创造力,还要制定更合理的社交沟通、规则制度、运动课程、餐饮膳食……要知道,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这种优势,让我们的老师能够在孩子工作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以满足孩子自身的发展需求。
这也正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一大特点,跳脱传统的集体授课思维,以对个体观察为基础,以理解孩子需求为目标,对孩子进行差异化的引导。
这种观察法,也验证了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敏感期”,“敏感期”是儿童学习、接受新鲜事物的最佳时期。
你印象中老师是怎么工作的?带着孩子唱歌跳舞,让孩子排排坐好学知识,整个教室都是老师带动的欢乐气氛,再看看蒙台梭利幼儿园的老师:
。作为环境创设者,老师们需要悉心为孩子们打造“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环境的设计、预备与维护,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
接下来,我会通过一个孩子的日常小故事,带您感受线岁的女孩米娜,跟往常一样去上学,路上她一直想着老师昨天示范过的数学工作——分数小人。
我们爱孩子,就要允许TA去观察、去探险、去跟随他自己的兴趣,孩子的表现会让您惊喜。
不明就里的家长会觉得,蒙台梭利就是一门课程,或者买一堆昂贵的教具给孩子玩就是蒙台梭利教育。
接着拿出分数小人,开始工作。期间她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还是顺利完成了工作。
老师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工作示范。在示范之后,孩子会对工作进行自主的探索,这一过程便是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米娜小朋友的故事中,老师会坐在旁边安静的观察孩子、时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一对一的教孩子工作。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