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固定也是粘
2、假如毁坏范围比较小,且深度较浅,在表面处理满足使用要求后,可直接进行粘钢工程施工。
1、如果毁坏范围较大,且深度大于1cm,可以用高强度聚合物砂浆填补平整,即可确保钢板外表面和混凝土结构面维持平整,施工简便、操作性及稳定性更高一些。
此外,当开展受弯构件的多层钢板加固时,邻近两层钢板截断位置应分开不低于300mm,并需在截断处加设U形箍(对梁)或横向压条(对板)开展锚固。
在受弯构件粘贴钢板时,钢板两边由于边缘效应也会产生应力,是粘钢里最薄弱的位置,尤其对于多层粘钢更是如此,所以在多层粘钢加固中,必须十分重视钢板端部锚固措施,避免发生剥离毁坏。
首先,对受拉区与承受力区,钢板加固层数提议分别不得超过3层和2层,且钢板总厚度不应大于10mm。
还有种办法就是粘贴双层钢板加固,即对病害区的混凝土进行修补、打磨、开槽后,在该区域内粘贴第一层钢板(结合损毁层的深度相应地确定钢板厚度),使粘贴后的第一层钢板外表面、混凝土结构整体粘结面维持水平,进而进行整个结构加固区域的粘钢工程施工。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工程施工繁杂,锚固、应力等诸多问题难解决,基本状况下一般不建议使用。
这是由于钢板过厚,易引起钢板与混凝土基材间产生粘结的劈裂毁坏,使结构加固失效;而另一方面考虑到结构整体的安全性,以及控制结构加固后构件的裂缝与变形,因此,提议钢板总厚度不应大于10mm。
结构加固构件的粘接表面处理落实不到位也会导致粘接效果不佳,比较严重时可产生粘接剥离。粘钢加固中,混凝土基层打磨的粘结面可能会受到混凝土原材料、支模(工艺质量、模板材料)、浇筑施工质量等影响而出现部分孔洞或是麻面,甚至会出现部分抹灰层的脱落和断裂难题。对于这种情况,基本处理办法有:
这一期,我们根据粘钢加固施工中一些难题(难题)展开讨论与分析,主要包括混凝土基层缺陷处理问题、多层钢板粘贴要点、加压固定实施、通栓施工等。欢迎各位讨论、指正。
粘钢加固技术,是一种采用环氧粘钢胶把钢板与混凝土牢固地粘在一起,产生复合的整体结构协同工作,进而恢复或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强度刚度的结构加固方法。
近期评论